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美機技術學堂: 小方頭式繃縫機的機構調節(jié)

           繃縫縫紉機按縫紉工作臺形式分為平臺式、小方頭式(或方筒式)、筒式(縱筒式)、肘形筒式(曲腕式)繃縫機。
           小方頭式(方筒式)繃縫機一般用于暢開式布料的縫制,因其工作平臺小于底盤寬度,故還適用于袖口、汗衫下擺等筒形縫料的縫制。
           下面為您介紹小方頭式繃縫機工作機構及部件的調節(jié)方法。
           以下操作請在電源關閉的狀態(tài)下進行。

           1.針桿高度定位的調節(jié)
           針桿高度是指左針尖到針板上平面的距離,不同針間距對應不同針桿高度A,請參照表4-2選擇針桿高度定規(guī)。安裝和調節(jié)方法與平臺式繃縫機相同。如圖4-26 所示。


           2. 彎針與機針的相對位置的調節(jié)
           彎針在最右(針桿最低)位置時,擰松螺釘6調節(jié)成彎針尖到中間機針中心的尺寸是6.3~6.6mm,可以根據不同的針寬、針號換算成彎針尖到右針右側的尺寸。如圖4-27 所示。


           確認彎針與左側機針的位置關系:當彎針尖端從右極限位置向右擺動到左側機針的中心線時,彎針尖應位于相距針孔上邊緣 1mm的位置上。

           在彎針從左極限位置向右擺動的過程中,當下降的左側機針的針尖來到與彎針背部弧面時(見圖4-30),從彎針的穿線孔中心到左則機針中心線的距離調節(jié)為5.0~6.0mm。。如圖4-28 所示。


           彎針前后位置的調節(jié)當彎針尖端從右極限位置向左擺動到左側機針的中心線時,彎針尖端與左側機針針缺的間隙應保持在 0.05~0.10mm之間,如圖4-29 所示。

          如果縫紉機上裝有 3支機針,那么當彎針尖端從右極限位置向左擺動到中間機針的中心線時,彎針尖端與中間機針之間的間隙應保持0~0.05mm。若要調節(jié)時,先旋松彎針架(5)的夾緊螺釘(6),將彎針架(5)作前后方向的轉動,直到調節(jié)到上述要求的間隙值,然后擰緊夾緊螺釘(6)。如圖4-30 所示。
           3.彎針前后擺量的調節(jié)
           彎針前后擺動使彎針能從機針后向左移動,從機針前向右移動。機針下來時針尖接觸向右移動的彎針,這樣不易跳針。使用大號機針時,應該讓彎針前后擺幅大一些,這樣彎針和機針磨損較輕。

           松掉螺母(7)后將曲柄銷向A方向移動,使彎針前后擺量減?。幌駼方向移動使擺量增大,根據機針號調節(jié)合適后鎖緊螺母(7)。如圖4-31 所示。
            4. 前、后護針的調節(jié)
          (1)后護針器的調節(jié):
          (圖4-34)針桿最低時,旋松螺釘(2),把后護針器1上下移動,將后護針器棱線A調節(jié)到右針孔上1/3的位置;擰松螺釘(3),前后移動后護針器1,在彎針尖從右向左移動到右機針中心線時,讓后護針器把右機針向前撥動0.1~0.2mm,使彎針尖到右機針針缺的間隙為0~0.05mm;彎針尖從右向左移動到中機針中心線時,讓后護針器1與中機針輕微接觸,使彎針尖到中機針針缺的間隙為0~0.05mm。如圖4-32、圖4-33 所示。


          (2)前護針器的調節(jié):
           在彎針尖從右向左移動到機針后側時,前護針板同時靠攏到機針的前側,此時前護針板與機針的間隙a應考慮使用線的粗細。調節(jié)時,擰松前護針螺釘(6),轉動前護針使其與各機針的間隙均勻后擰緊前護針螺釘(6)。擰松螺釘(7),推拉前護針使其與機針的間隙為合適的a后擰緊螺釘(7)。如圖4-34、圖4-35 所示。


           5. 繃針的調節(jié)
           將繃針(27)的下平面到針板(28)上平面的距離調節(jié)為8 mm(圖4-38),稍微擰緊螺釘(29)、螺釘(30),使繃針(27)和曲柄(33)能夠用手轉動。轉動手輪,繃針左右擺動時繃針鉤尖與左針的間隙為0.5mm(圖13),達到最左位置時繃針鉤尖到左針中心的距離為4.5~5.0mm。針夾(32)最低時讓過線板(31)與繃針(27)的間隙為0.5mm,盡量靠近針夾(32)安裝,過線勾(34)與過線板(31)的距離為1mm,并且過線勾(34)線孔位于過線板(31)線槽前端的正前位置。如果繃針移動到最右位置,繃針鉤尖沒有在過線板長槽右端右側時,就要調節(jié)繃針擺動量。小方身繃針擺動量的調節(jié)方法請參照平臺式繃縫機繃針擺動量的調節(jié)方法。如圖4-36 所示。
           6. 針線挑線板的調節(jié)
           在針桿最低時,擰松螺釘(40),將挑線板(42)長度方向的邊線呈水平狀態(tài);擰松螺釘(41),將挑線板內側到軸中心的尺寸調節(jié)為75mm。大于75mm時針線趨于繃緊;小于75mm時針線趨于松弛。如圖4-37 所示。
           7. 繃線挑線板的調節(jié)
           繃線挑線板(43)在最高位置時,擰松兩個螺釘(45),將繃線過線板(44)的線孔置于繃線挑線板(43)線槽的下端,擰緊兩個螺釘(45)。如圖4-38 所示。
           8. 針線過線桿組件的調節(jié)
           擰松螺釘(46),將針線過線桿組件上下移動,在螺釘(46)在高于左側過線孔7mm處,再將針線過線桿組件放置端正后擰緊螺釘(46)。如圖4-39 所示。
           9. 針線攔線板高度的調節(jié)
           在針桿最低時,將針線攔線板(48)的上輪廓面移動到針桿上挑線板線孔的下沿為適度,再向上調針線趨于松弛,線環(huán)增大,向下調反之。將針線攔線板(48)放置端正后,擰緊螺釘(49)。如圖4-40所示。
           10. 抬壓腳高度的調節(jié)
           壓腳抬到最高時,壓腳底平面到針板上平面的距離,不同型號的機器要求有所不同,在壓腳不碰撞繃針、針柄的條件下盡可能調的高一些。
           轉動手輪,把送料牙齒面降到針板面以下,向下按杠桿(63),將壓腳抬高到符合型號要求的高度。在保持此高度的狀態(tài)下,調節(jié)螺釘(64)的頭部能頂住杠桿(63)后,擰緊螺母(65)。如圖4-41 所示。
           11. 壓腳壓力的調節(jié)
           松螺母(66),順時針擰調壓螺釘(67)壓腳壓力就增大,反之就減小。在送料穩(wěn)定的條件下,盡量用較小的壓腳壓力。調節(jié)完成后再擰緊螺母(66),如圖4-42所示。
           12. 針線挑線板與針桿同步的調節(jié)
           通常針線挑線曲柄(68)與擋圈(70)之間的間隙為6.5mm。若經過其他調節(jié),針線線環(huán)的大小還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jié):旋松針線挑線曲柄68的螺釘(69),然后將針線挑線曲柄(69)作前后移動。若針線線環(huán)大,就將針線挑線曲柄(68)朝操作者一側稍許移動(間隙大于6.5mm)后,再擰緊螺釘(69),針線的線環(huán)就會變小。如圖4-43 所示。
           13.彎針線凸輪及彎針線過線架的調節(jié)
           從過線架(3)上平面到彎針線攔線板(4)長槽邊緣調節(jié)成平行。調節(jié)時,旋松螺釘(5),把彎針線攔線板(4)在上下方向轉動。彎針線攔線板(4)長槽邊緣與過線架(3)上平面平行為適中,向下調時給彎針供的線量增大;向上調時給彎針供的線量就減小。如圖4—44。
           將兩個凸輪螺釘(2)擰松后稍微擰緊一個,轉動手輪,當彎針由最左向右移動中,機針尖從上方向下移動到彎針的2/3處(雙針)或者彎針的下邊緣(三針),這時,將彎針線凸輪1的最高點a調節(jié)到位于彎針線攔線板(4)長槽上邊緣,在左右間隙均勻的狀態(tài)下,擰緊兩個凸輪螺釘(2)。

           (圖4-40)螺釘(9)在左過線板(7)長槽中間固定,螺釘(10)在右過線板(8)長槽中間固定,確認兩個過線孔是正對的。把左右過線板沿斜面向上調,給彎針供的線量就減?。话炎笥疫^線板沿斜面向下調,給彎針供的線量就增大。如圖4-45示。
           14. 線跡長度的調節(jié)
           先把鎖緊螺母(3)向逆時針方向擰松,將針距旋鈕(4)順時針轉動線跡長度就變大;將針距旋鈕(4)逆時針轉動線跡長度就變小。調節(jié)好后,將鎖緊螺母(3)向順時針方向擰緊。通常在差動比調節(jié)合適后確認線跡長度是否滿足,再作調節(jié)。如圖4-46所示
           15. 差動比的調節(jié)
          (1)標準規(guī)格的差動比調節(jié)范圍:針跡長度最大為4.5mm(每英寸 6針)時,標準規(guī)格差動比范圍是1:0.6~1:1.3。限位塊1的緊固螺釘(5)在出廠時已經固定在的位置,不要向上移位。因為最大針距是4.5mm,若將差動比調到 1:1.3以上,運轉時牙齒會撞擊損壞。如圖4-47所示。
           (2)差動比在 1:1.3以上 1:1.8以下時的調節(jié)方法:由于縫制條件的特殊(如縫制毛毯),差動比要采用 1:1.3以上時,應該先把最大針距調到 3.3mm(每英寸 8針),將鎖緊螺母3向順時針方向擰緊。將針距調節(jié)旋鈕上的短螺釘(6)擰出來,然后將長螺釘(7)向里擰使其頭部頂住鎖緊螺母(3)再將螺釘(6)擰進去鎖住。如圖4-48圖4-49所示。


           (3)旋松限位塊(1)的緊固螺釘(5),將限位塊(1)移到圖4-44所示的位置上(差動比調節(jié)扳手(2)的刻線與1:1.8的刻度線對準),然后擰緊緊固螺釘(5)。若將差動比恢復到標準范圍(差動比在 1:1.3以下)時,請先將短螺釘(6)擰出來,將長螺釘(7)縮回來,再將線跡長度調節(jié)為4.5。然后將長螺釘(7)向里擰使其頭部頂住鎖緊螺母(3)再將螺釘(6)擰進去鎖住。如圖4-48圖4-49所示。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