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dǎo)航:

從老式縫紉機到私人定制

           “小鐵狗,把路走,走一步,咬一口?!边@則謎語的謎底就是承載著太多人記憶的縫紉機。

           劉桂林的小女兒使用這臺縫紉機的時候,說自己又找到了小時候的感覺。


           黑色的機頭,鍍鉻的滾輪,鑄鐵的腳踏板,棕色的實木臺面……這是家住銀川市興慶區(qū)南橋巷80歲的劉桂林家中的老式蜜蜂牌縫紉機給記者的印象。時光荏苒,曾經(jīng)肩負重任的老縫紉機,被大量成衣和服裝訂制代替,卻留給老人無限的回憶。


           很多年里,一家人穿衣都靠它

           5月12日,在劉桂林家的書房,記者見到了那臺老式蜜蜂牌縫紉機。像所有的老物件一樣,它從腳踏到機油,無處不散發(fā)著一種安靜而又懷舊的氣息?!?br />
           劉桂林老人耳朵雖稍有些背,但仍能清楚地記得年輕時的事?!?br />
           1955年,17歲的劉桂林嫁給了24歲的王義?;楹?,倆人生下了兩兒一女。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日子不比現(xiàn)在,餓了可以點外賣,渴了可以買飲料,覺得沒衣服穿了,商場走一圈,從頭到腳從里到外都能換新的。那個年代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劉桂林家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做。有了孩子,日子更緊巴,大人穿不成的衣服改改再給孩子穿,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小穿。 

           經(jīng)常借鄰居的縫紉機改衣服總是不方便,夫妻倆合計了很久,終于下決心買了一臺縫紉機?!?br />
           “上世紀(jì)70年代初,一臺蜜蜂牌縫紉機售價100多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我記得當(dāng)時老伴兒一個月的工資是47元,我在農(nóng)村的生產(chǎn)隊掙工分,每天能記五六個工分,下來就是三四毛錢的樣子,一個月也就能掙十來塊錢。平日里,家里還養(yǎng)牲畜種點菜,吃不完的拉到集市上賣。就這樣,我倆足足攢了一年多的錢才置辦了這臺縫紉機。”劉桂林輕輕擦拭著縫紉機的機頭,陷入深深的回憶中?!?br />
           劉桂林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靈手巧,縫紉機買回來后還加入了生產(chǎn)隊的縫紉小組。不久,她的針線活更為精進,不僅能給子女改衣服,還能給街坊鄰里做衣裳。 

           1975年,劉桂林的大兒子到了參軍的年齡,嶄新的軍裝穿在身上別提有多帥氣,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兒子太瘦,衣服有些撐不起來。為讓兒子能穿著合身的軍裝入伍,劉桂林當(dāng)晚連夜為兒量改?!?br />
           就這樣,大了的衣服改小,肥了的衣服改瘦,長了的衣服改短……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了,成家立業(yè),結(jié)婚生子。

           條件改善,老縫紉機漸成擺設(shè)

           1985年秋,隨著“哇哇”的啼哭聲,老倆口的第一個孫女出生了。當(dāng)上爺爺?shù)耐趿x抱著孩子別提有多高興,而作為奶奶的劉桂林更是早早縫好了裹單、被褥,衣服更是春夏秋冬,一應(yīng)俱全。 

           大孫女慢慢地長著,二孫子出生了;二孫子牙牙學(xué)語,小孫女出生了。一個孫子一套被褥裹單,冬天的棉衣棉褲也是變著花色做。大的會系腰帶了,可以做成有腰帶的,小的還小,得做成背帶的,最小的還得給開個襠…… 

           這樣,縝密的針腳里蘊藏著劉桂林賢妻良母的柔情密意,也縫進了她相夫教子的良苦用心?!?br />
           1996年,王義一家告別了四合院式的平房,第一次住進了樓房。搬家難免會舍棄不少東西,但那臺有些部位因經(jīng)常使用已經(jīng)磨得發(fā)亮的縫紉機,依舊被劉桂林帶進了新家。 

           此時孫子們已逐漸長大,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逢年過節(jié),不再眼巴巴地等著奶奶給縫制新的棉襖,而是喜歡上了商場里購買花花綠綠的成衣。于是,那臺縫紉機漸漸被閑置起來,放進了書房,偶爾需要縫補時才會用到。這時的縫紉機,彷佛也步入了“中老年”時代,有時甚至?xí)霈F(xiàn)跑線的情況,“噠噠噠……”的聲音也被孫子們笑稱“奶奶又開機關(guān)槍掃射了”?!?br />
           2013年,王義的第一個重孫出生。抱著白凈的重孫,老倆口被四世同堂的喜悅包圍著,然而與大孫子出生所不同的是,重孫的裹單被褥、四季衣服則全是育嬰店里的成品,劉桂林的縫紉機上也堆滿了雜物,終于成了墻角的擺設(shè)?!?br />
           應(yīng)記者要求,劉桂林在那臺縫紉機上再次穿針引線?!皣}噠噠”的聲音響起后,陪著母親接受采訪的小女兒動情地說:“孩子們說這是噪音,但在我和兩個哥哥的心中,它是這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小時候的夜晚,經(jīng)常是這‘噠噠’聲,伴著我們進入夢鄉(xiāng)。”

           成衣+私人定制,選擇越來越多

           劉桂林的二孫子也到了適婚的年齡,西裝要自己選,襯衣要定制,也給爺爺定了一件。在定制襯衣店里,劉桂林看著店員在老伴和孫子身上又是比劃又是量的,不禁笑出了聲:“這不是又回到了我們那個年代,自己做衣服穿么?” 

           “奶奶,這可不一樣,你們那會兒叫自己做衣服穿,現(xiàn)在是成衣定制,從樣式到面料,從扣子到里子,全部可以按照你的喜好選擇,差別可大了!”在孫子的婚禮上,王義穿著專門定制的襯衣,舉手投足間神采奕奕?!?br />
           記者從多位在銀川從事過或正在從事成衣及婚紗定制的業(yè)內(nèi)人士處了解到,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銀川的成衣定制雖不如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發(fā)展蓬勃,但也悄然興起。特別是中高端商務(wù)男士,開始訂制西裝、大衣和襯衣,女性則是訂制婚紗、旗袍或禮服等。有些年輕人還會要求在襯衣袖子等位置繡上自己名字的首個字母,彰顯個性。 

           “高檔服裝私人定制,其中以婚紗的變遷最為明顯?!睆臉I(yè)多年的閆麗莎說,過去,人們生活條件普遍不高,覺得婚紗只穿一天,就是走個形式,大家對它沒有太多的要求和期許,因此大多選擇租用,也很少有定制這種服務(wù)。近幾年就不同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開放,很多即將結(jié)婚的年輕人開始對婚紗有了自己的想法,期望值也很高,覺得一輩子就穿一次,也是一輩子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那就應(yīng)該穿最好的,會在自己能接受的價格范圍內(nèi)選擇購買成品或量身定制?!?br />
           “量身定制更符合每個人的體型,質(zhì)量也更好,比批量生產(chǎn)更注重細節(jié),所以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私人定制。其實,生活條件好了,穿衣自然講究,這還是說明我們的經(jīng)濟水平有了很大的飛躍啊。”閆麗莎深有感觸地說。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