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溫縣脫貧戶馮明利:縫紉小車間撐起鄉(xiāng)親共富夢

           大河網(wǎng)訊( 劉曉明 王輝)在溫縣祥云鎮(zhèn)羅坡底村小學東邊,有一家農(nóng)戶門前掛著的“溫縣精準扶貧就業(yè)車間”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這里有15臺縫紉機,來自該村的十幾名工人正嫻熟地操控著機器。這里就是該村貧困戶馮明利創(chuàng)建的明利縫紉制幫加工車間。10月16日,大河網(wǎng)記者來到這里,聽馮明利講述他的脫貧故事。

    工人在加工車間有序工作

           身處逆境不失志 扶貧政策助其重拾信心
           1959年出生的馮明利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說起馮明利家以前的日子,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再合適不過。馮明利本人身患多種慢性病,常年吃藥,無法干重體力勞動;妻子馮翠娥,輕微腦梗,無完全就業(yè)能力,只能簡單做些家務;母親重病在床,需要騰出人手伺候;兒子上大學更是一筆不小的花費……這個家庭所有的經(jīng)濟來源,僅僅依靠幾畝田地的收入。
           一項項不幸沒有壓垮馮明利,他依然對生活充滿信心。他渴望擺脫貧困,于是向村委遞交了納入貧困戶的申請。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他帶著一家人又是種植鐵棍山藥、又是種植小麥種子,還在本村鞋幫加工點找了份稍微清閑的事兒做。
           “黨和政府非常關心俺家的情況,又是給俺送政策,又是給俺送技術,不管是家里還是地里,都少不了扶貧干部的幫忙。”馮明利說。

           緊抓創(chuàng)業(yè)機會 “貧困戶”變成“脫貧戶”
           2014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機會,馮明利得知村里有家縫紉制幫加工車間準備轉(zhuǎn)讓,覺得這有可能是自己改變命運的機遇,就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積極學習技術、安置機械、布局車間。短短的一個月,馮明利的家庭鞋幫加工點就初具規(guī)模。
           在馮明利的不懈努力下,他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尤其是兒子大學畢業(yè)找到了工作。脫貧戶依然享受不脫政策的優(yōu)惠,政府的扶貧政策越來越好,家人吃藥花錢越來越少,家里的土作坊辦理了營業(yè)執(zhí)照,車間營業(yè)額和收入也越來越高,整個家庭都充滿了勃勃生氣。
           2014年底,馮明利靠自己的努力擺脫了貧困,拿到了脫貧光榮證,從“貧困戶”變成了“脫貧戶”。

           喝水不忘挖井人 致富不忘眾鄉(xiāng)親
           “喝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能忘鄉(xiāng)親!”馮明利心想,自己的家庭生活是好了,可村里還有很多家庭依然在貧困中掙扎,沒有理由不盡自己的力量帶動更多的鄉(xiāng)親致富。
           溫縣是傳統(tǒng)的鞋業(yè)加工基地,年均生產(chǎn)各類經(jīng)濟適用鞋1.4億雙。為提高產(chǎn)業(yè),吸引群眾穩(wěn)定務工,馮明利制定了計件工資獎勵辦法,當工人計件工資達到500元時,獎勵10元,計件工資每增加100元,增加獎勵10元;本村其他同類車間每人每月獎勵最高不超過60元,而馮明利對貧困勞動力的獎勵上不封頂。為了更好幫助貧困鄉(xiāng)親,他對貧困戶勞動力在工作時間上給予最大的自由和照顧,“送孩子上學后就來上班,孩子放學接著就回家做飯”,讓他們務工、顧家兩不誤。
           “現(xiàn)在扶貧力度大,幫扶辦法也多,只要自己不懶,脫貧就在眼前。就像俺家,俺年紀大身體也不好,還得照顧腦梗的老伴和重病的老娘沒法出去打工,以為致富無門了??涩F(xiàn)在,扶貧干部幫俺建起軋鞋幫的小車間,生活眼看著好起來了?!瘪T明利說。
           在馮明利的幫助下,這些貧困戶從一個普通勞動力成長成了技術勞動力,從被動的等政策等“輸血”變成了自己“造血”致富,他帶領鄉(xiāng)親們共同在致富的道路上奮斗著。
           目前,他的車間吸納務工人員十五六人,其中貧困戶勞動力6名,月加工鞋幫3萬多雙,毛收入3萬多元,工人月均收入1500元左右;除去水電費,自己凈收入4000元左右。
           展望未來,馮明利對自己的縫紉制幫車間有著更大的憧憬:“俺看好了村里的一塊空地,準備找村委協(xié)調(diào)租賃下來,將自己的車間從家里走出去,變成更加敞亮的大廠房。致富不能忘記眾鄉(xiāng)親,我不僅要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更要和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實現(xiàn)家家戶戶的富裕夢。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