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服裝市場“洋品牌”多數(shù)本姓“中”

      起個洋名字,未必就真是洋出身。眼下,服裝行業(yè)許多“國際注冊、國內(nèi)生產(chǎn)”的“假洋品牌”在走俏之余也引起越來越多的爭議。

      魯迅先生在小說《阿Q正傳》中塑造了一個“假洋鬼子”,留過洋,剪了辮子。誰知,距離小說所述年代過了近百年的今天,打著“洋鬼子”招牌的招商廣告撲面而來,不管去過東洋還是西方,或是壓根哪兒都沒有去過,這些“假洋鬼子”就在市場上豎起一桿大旗,做起“國人”的生意來。

      李鬼、李逵如影隨行

      近日在北京某商場男裝區(qū)看到,滿眼都是“洋品牌”,除了一些人們較為熟悉的國際知名品牌外,更多的是叫不出的洋名,而國內(nèi)品牌則幾乎不見蹤影。二三十家柜臺前,記者只尋覓到了一家中國香港的品牌。奇怪的是,在滿眼的“意大利”、“法國”品牌中,很多是在中國內(nèi)地“出生”的。在某品牌專柜,巨幅廣告上標注著“源自意大利百年經(jīng)典的名牌”,記者翻看了一下標簽,產(chǎn)地一欄明確標注是廣州某制衣公司。記者大概統(tǒng)計了一下,這種情況幾乎占到80%。面對記者的詢問,一營業(yè)員坦言這些“洋品牌”都是國內(nèi)廠家生產(chǎn)或代理的。她還告訴記者,該服裝區(qū)基本不受理國內(nèi)品牌服裝的銷售。

      LENO、MARIN、SLIAOT、ROMASTER、VERDUNTON、MARIANOa、CRODEAR……這一連串的洋名,僅僅是該商場二層的部分服裝品牌。記者又走訪了北京燕莎、當代商城、賽特、國貿(mào)、太平洋百貨等高檔商場的服裝專柜,感受到的是一片“歐風美雨”。尤其是男裝,件件“洋”得純粹,貴得離奇。記者看到,高檔商場中動輒過萬的男裝比比皆是。以西裝為例,國貿(mào)地下商城CERRUTI售價11950元、DAKS售價10890元,東方廣場AUTUSON等品牌均售價過萬元。

      觸目皆是的洋品牌讓消費者感到疑惑。剛從意大利留學回國的徐先生對記者說:“我在意大利生活了3年,聽說過的品牌服裝還沒有在北京逛一天見到的多。”中友商場一位售貨員則說:“真正的國際品牌那么貴,哪會有那么多人買得起?我們的服裝就是自己公司生產(chǎn)的,只是買個國外的品牌而已。"

      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向記者透露,假洋品牌在服裝行業(yè)是普遍現(xiàn)象,在一個商場里,真正的外國品牌超不過15%。目前在市場上的洋品牌服裝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正宗的國外品牌,如BOSS、登喜路等國際經(jīng)典品牌,它們有的直接源自進口,有的在中國內(nèi)地加工、銷售,但是工藝、面料和設計都是嚴格按照自身規(guī)范要求的。第二種是國外品牌與國內(nèi)企業(yè)合作在國內(nèi)貼牌生產(chǎn)。還有一種“洋品牌”的娘家其實在中國,只是到國外登記注冊了一個“洋名”,便以“洋品牌”自居,而實際上從設計、生產(chǎn)到銷售統(tǒng)統(tǒng)在國內(nèi)。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這樣的“李鬼”在國內(nèi)洋品牌服裝市場中占到40%。

      借你一雙“慧眼”

      其實,一直以來,消費者對充斥在服裝批發(fā)市場和小商品市場中的“李鬼”保持了相當?shù)木?。為保險起見,有的消費者只到正規(guī)的大商場買衣服。但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大商場的名牌服裝,特別是一些知名國際品牌也是“名目繁多”。一個“鱷魚”品牌,就有新加坡鱷魚、香港鱷魚、法國鱷魚,鱷魚頭標識既有朝左的,也有向右的。本是男裝品牌的“皮爾·卡丹”,在商場里卻從皮具到鉆飾,甚至內(nèi)衣、襪子都有大名鼎鼎的“皮爾·卡丹”,讓人無法判斷真假。一些知名品牌被加上不同的前綴、后綴,一個名牌一下變身出多個“中國BABY”;同一個品牌,有的用英文字母作商標,有的用漢字中文作商標,還有用圖案作商標的,讓人根本無法搞清到底哪一家是正牌貨。

      據(jù)中國服裝協(xié)會副秘書長王茁介紹,由于一些商標所有者缺乏對自身品牌的嚴格管理,或者為獲取更多的利益,同一個商標被授權給多種不同的商品及不同的公司,從根兒上造成了自身品牌的混亂。其次,一些品牌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不按合同規(guī)定使用商標,有的企業(yè)僅獲得了一個品牌的男裝代理,卻同時在一個專柜或店面中經(jīng)營同品牌的女裝。還有的本來只能使用一個品牌的英文商標,卻悄悄連中文商標也用上了。 更有甚者,一些企業(yè)干脆先在內(nèi)地以知名商標登記注冊自己的企業(yè)名稱,如“法國夢特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隨后到香港注冊公司,回到內(nèi)地“委托加工”,同時再注冊一個與該商標相似的商標圖案,隨即就開始銷售自己克隆的“世界名牌”。

      盡管這些所謂的“世界名牌”都擁有自己的合法身份,其實其中相當?shù)拿贫紱]有在相關的品牌發(fā)源地注冊,更沒有在世界知識產(chǎn)權國際組織——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組織進行注冊。換句話說,很多“李鬼”在我國是合法生存的,但在國際上根本得不到承認。

      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被冠以“某某尼”、“某某奴”、“某某迪奧”的服裝洋品牌實際上完全是由國內(nèi)服裝企業(yè)一手運作,其生產(chǎn)和銷售渠道完全在國內(nèi)。“這種自己到國外去注冊一個品牌或者買一個國外注冊的品牌的方式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消費者不明白而已。“上海一位服裝設計師告訴記者:“像‘馬克·華菲’,盡管從品牌名到終端店面完全是'洋品牌'運作,實際上它是幾年前由某國內(nèi)知名休閑服裝品牌一手‘打造’的。”

      業(yè)內(nèi)人士還告訴記者,依靠走高端路線,在北京某商城曾經(jīng)賣得很“火”的“凱撒大帝”西服套裝在8000元到1.2萬元之間,號稱意大利品牌,其實是溫州人運作的。“他們都沒有注冊,只是從一個外國公司那邊花錢買了幾年的商標使用權而已,從設計到加工再到銷售全部都是自己在做,和意大利沒有任何關系。”

      專家表示,“假洋牌”的出現(xiàn)并不奇怪,中國加入WTO后,服裝行業(yè)同樣出現(xiàn)了“國際市場本土化、國內(nèi)品牌國際化”傾向,一些看重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有的直接到中國來銷售,“洋品牌”的滲入使得國內(nèi)服裝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也使得民族品牌服裝面臨的市場形勢越來越嚴峻,當自己無力與國際品牌抗爭時,有些國內(nèi)的服裝企業(yè)便尋求了另外一種生存方式,即“國際注冊、國內(nèi)生產(chǎn)”,為了便于在國外注冊品牌,有些甚至是先在香港設立公司,即所謂的“香港公司、美國注冊”。
     
      采訪中,還有公司坦率地告訴記者,公司宣稱是法國品牌,是因為品牌的理念源自法國,公司的設計師在法國留過學,而且常到法國去采風。但品牌并未在法國注冊。記者還了解到,為了使品牌具有歷史感和文化味,一些高明的品牌運作者還會對品牌加以文化包裝,賦予該品牌以品牌理念和故事,使得該品牌看起來已經(jīng)誕生了上百年。

      對于“李鬼”的泛濫,國家工商總局有關人士無奈地告訴記者,從法律上說,由于商標是屬地保護,因此在國外注冊商標在國內(nèi)使用并不違法。而且,商標權是一種私權,如果商標擁有者不提出異議,商標管理部門也無法插手。所以,商家若僅是口頭宣傳自己是洋品牌,工商部門也很難管理。

      不該盲目崇洋

      “你認為哪些時裝是名牌?”“你認可哪些時尚品牌?”記者在京城幾家大型商場對一些消費者發(fā)出了詢問。在近20位消費者的回答中,“夏奈兒”、“LV”、“范思哲”等“洋品牌”的“點擊率”最高,而真正的國內(nèi)品牌卻鮮有人提起。 

      這樣看來,中國消費者對“洋品牌”的崇拜似乎有點固執(zhí),但在京城一些高檔商場走上一圈后,記者卻又覺得他們對名牌的見解在情理之中。大多商場里均是“洋品牌”當家。就算是一些國產(chǎn)品牌專柜,也在商標標識或店面裝潢上處處透著一股子“洋氣”。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