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平縫機縫紉原理和構造

       一、線跡形式及其形成過程

      工業(yè)用平縫機大多是鎖式線跡,這種線跡的基本特點是面線繞過底線形成交織、收緊縫線后線結藏于縫料之中部。

         在縫紉機發(fā)展歷史上獲得鎖式線跡的方法有三種,即穿梭式、擺梭式和旋轉梭式。      

      下面著重介紹旋轉梭式勾線機構鎖式線跡的形成:

         勾線梭定向連續(xù)不斷地旋轉被稱為旋梭,旋梭的種類按旋轉的性質可分為等速和不等速旋轉二種,其中以旋梭與主軸的傳動比為2:1的等速的形式被最廣泛地采用。 

      從動力學觀點來看旋梭勾線機構比較理想,它沒有速度變化的慣性負荷、在高速旋轉下運動是穩(wěn)定的。

         鎖式線跡平縫機在一個鎖式線跡形成的過程中,每個動作都有許多基本的約定和必備的條件,而且各動作相互協(xié)調。

      雙線鎖式線跡的形成過程見圖1,鎖式線跡的形成可以歸納為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九個過程。

      1.基本環(huán)節(jié)之一

      將面線引過縫料,形成面線線環(huán)。

                   (1)刺料過程

         從機針尖刺入縫料起,直至機針針尖刺穿縫料為止。

      當機針引導面線穿過縫料時,針尖先是壓抑縫料、接著進入到縫料經緯線中間并擠開它們,通常在這種情況下縫料是不會被損壞的。

         磨成θ半角的圓錐形機針針尖在向下的Q力作用下刺入縫料時,以楔形深入其中(見圖2)并受到縫料給予針尖的阻力N和摩擦力F,這兩個力的合力即總阻力P,與Q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機針克服了縫料阻力N和機針與縫料之間的摩擦力F,才能完成刺穿縫料的動作。

      縫料受到的阻力N,其方向為針尖斜面的法線方向、機針與縫料的摩擦力F 方向與阻力N的受力方向垂直(見圖3)。

     
         1-機針、2-縫料、3-針板孔

      阻力N可以分解成兩個分力,R分力沿著縫料組織、而分力G與縫料垂直;R分力推開縫料便于機針穿刺、分力G會引起縫料被擠入針板孔內;如果針板孔尺寸太大,縫料就會下垂、將妨礙機針的線環(huán)形成和梭尖穿入線環(huán)的時間與位置,造成跳針。為此,應該力求減少分力G .

         為了減少分力G ,必須減小針尖角θ。

     θ值可由下式確定:

       式中:d―針桿的直徑、L―為針尖的長度。

      由上式可知,減小d或增大L可使針尖角θ變小。

      對于一定針號的機針來說,針桿直徑d是一個定值,要減小針尖角的唯一途徑是增長針尖長度L 。但是,隨著L的增大將會產生兩個不利因素:一是增加了機針的動程不利于機器高速、二是影響針尖強度。

      為此在縫制作業(yè)時常使用雙尖角和圓頭針尖的機針,這種機針針尖前段針尖角較小,接觸縫料時雖然增大了G力,但很快被過渡到針尖后段的正常針尖角。針尖長度卻被縮短了機針強度卻得到增加、針桿動程也因此變小,從而克服上述矛盾。

         影響刺料順利進行的還有機針與縫料之間的摩擦系數、壓腳壓力大小以及針板孔的直徑大小等因素。為了減少摩擦力F ,必須減小機針與縫料的摩擦系數。對摩擦系數較大的縫料,如皮革、人造革、橡膠制品可涂抹潤滑油、肥皂之類物質以及其它對縫料進行柔軟處理的措施,有時在機針表面涂加硅油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縫紉機壓腳壓力過大會使縫料與針板壓腳底部之間的摩擦增加、織物線間的互相轉移困難,甚至會弄斷紗線造成針洞。

      針板孔的直徑太大或太小也會對刺料產生不利影響,針板孔過大,縫料被針刺時發(fā)生下垂,而且當機針回升時下垂的縫料又會被機針帶起、破壞機針線圈的正確形成而發(fā)生跳針;針板孔過小也會軋斷織物線紗或縫線而產生針洞或斷面線。

      機針的針桿直徑應與針板孔直徑有一個配比關系,一般針板孔直徑約等于機針針桿直徑的1.5~2倍。

      此外,安裝時機針要嚴格對準針板孔的中心,針板孔的邊緣應圓滑無銳邊以防止機針帶縫線穿過時損傷。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