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一臺老縫紉機的故事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的記憶中,縫紉機“咔嗒嗒、咔嗒嗒”的聲音伴隨著他們走過了單調的歲月。“那個時侯,沒有買過衣服,全是自己扯布做衣服。”西夏區(qū)橡膠廠旁一小區(qū)的居民吳素珍,用手拍了拍伴隨了她30多年的縫紉機,陷入了往昔的回憶中。

      如今的年輕人,很少知道什么是統(tǒng)購統(tǒng)銷、憑證分配,現(xiàn)在年輕的家庭主婦也很少有人知道購糧本、副食證是什么樣子,也沒見過糧票、布票和工業(yè)券之類的票證。而在30年前,“票、證”是居家過日子的命根子。“剛結婚的時候,什么也沒有,就是兩個人把鋪蓋卷一合,辦場酒席,就算結婚了。”婚后,吳素珍在原銀川市火柴廠家屬農場務農,除了丈夫李善芹一個人享受“城里人”的待遇外,吳素珍母子5人都是農業(yè)戶,享受不到平價糧油供應和糧票、布票等待遇。為了讓兒子、丈夫穿得體面,吳素珍每天忙完農活,就湊在燈前一針一線地縫衣服。因此,吳素珍特別渴望能擁有自己的一臺縫紉機。“那時候,誰家要是能有一臺縫紉機,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吳素珍和丈夫省吃儉用,花了兩年多時間才湊夠了購買縫紉機的錢。剛好在這個時候,丈夫李善芹所在的銀川市火柴廠分到一張縫紉機票。“就為了這一張縫紉機票,我激動得好幾天沒睡好覺。”吳素珍說,“廠里的人都知道我家困難,而且李善芹的人緣也好,大家都說把這張票讓給我們家。”終于,1975年的一天,一臺上海產的“蝴蝶牌”縫紉機從百貨公司的倉庫被搬回了家,吳素珍高興得在縫紉機前看上看下,半天都挪不動步子。

      在吳素珍大兒子李洪江的記憶中,“吃完晚飯后,媽媽就坐在縫紉機前,給我們兄弟縫縫補補,有時候到快睡覺了,還能聽到縫紉機‘咔嗒嗒、咔嗒嗒’的聲音。”就在這單調的聲音中,李洪江身上的中山裝、爸爸身上的列寧裝等時髦的服裝穿上了身。媽媽吳素珍的一雙巧手讓孩子們在小朋友們面前賺足了面子。

      “現(xiàn)在翻看家中的老照片,都感慨不已。”吳素珍說:“當年先設法搞到布票,再湊錢買布,花布每尺三毛八分錢、的確良四毛錢、卡其布五毛錢……從帽子到襪子,全是自己做的。”而現(xiàn)在,縫紉機從“主角”退居到“配角”,除了偶爾縫補一下開線的褲腳,基本用不上了。吳素珍想把縫紉機給兒媳婦,但是,“兒媳婦們不會用,而且也沒用。”

      現(xiàn)在,每家的衣服都多得放不下。吳素珍說:“看著孫子的衣服新新的就不穿了,我舍不得扔掉,都給他們放起來?,F(xiàn)在農村親戚也不要舊衣服了,不過,我想,送給那些山區(qū)的孩子還是好的呀!”晚報記者龐文玉文/攝

      偶爾,吳素珍會搬出這臺老縫紉

      機,縫補衣物或縫制一個購物袋。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