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dǎo)航:

七旬老太縫紉機制衣幾十年

        本報訊(記者林靜)在廣州市龍口西有一位77歲的梁阿姨,她家里有一臺1964年買的縫紉機,幾十年來她用這臺縫紉機給家人做了無數(shù)件衣服,從兒子到孫子都穿過她親手縫制的衣服。如今45年過去了,她的兩個兒子家庭條件都已經(jīng)很好,子孫們都不用她親手制作衣服了,但是那臺縫紉機仍然在發(fā)揮著它的作用。昨天,記者在梁阿姨家里看到了她的縫紉機,她說:“雖然現(xiàn)在孩子們都不用我做衣服了,但是家人都還是勤儉節(jié)約,他們的衣服有問題的時候還是會拿過來讓我修補。”

        一臺縫紉機用了45年還在用

        今天,記者來到了梁阿姨家,那臺縫紉機放在客廳里被保存的相當好,不僅沒有掉色過了45年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梁阿姨拿出了購買縫紉機時的單據(jù),這張單據(jù)已經(jīng)發(fā)黃可是上面清楚的寫著購買地址是荔灣區(qū)百貨管理部,購買日期是1964年,價格是164元錢。梁阿姨笑說:“我覺得我們中國的產(chǎn)品質(zhì)量頂呱呱。”

        梁阿姨說:“以前,我們家還沒有買縫紉機的時候,我想給孩子們做衣服我就拿著布料去同事家,同事們都對我很好,每次去她們都好客的借給我用,我當時很希望能有臺自己的縫紉機。”那個時候她一個月的工資有40多元,她丈夫的工資有60多元,可以維持一家6口人的生活,不過他們沒有多余的錢去買縫紉機。“后來,我們買公債發(fā)還了140元錢,我和丈夫就決定去百貨管理部買臺縫紉機。”當時最好的縫紉機價格是164元錢,他們用公債再加上幾十元錢的工資買下了這臺至今還保存在她家的這臺縫紉機。

        給兒子做完衣服再給孫子做

        從1964年開始,梁阿姨就開始使用自己買的縫紉機。“我買縫紉機的時候已經(jīng)有兩個兒子,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給他們做衣服,不光是兩個孩子,我還給自己、公婆、丈夫做衣服。”梁阿姨說,那個時候買布都是用布票,一個家庭所能買的布都是有限的,為了給全家人做衣服她都是算了又算。

        十幾年過去了,梁阿姨的兩個兒子穿著她做的衣服從4、5歲長到了18、19歲,她的大兒子高中畢業(yè)之后上山下鄉(xiāng)去從化種植茶葉,小兒子招工去報社做了排版工人。梁阿姨說:“那個時候大兒子上山下鄉(xiāng)去從化之后從來沒有放棄過學(xué)習(xí),1978年恢復(fù)高考之后,他順利的考入機械學(xué)院成了一名大學(xué)生,而小兒子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報社的記者。”

        梁阿姨告訴記者,她的兩個兒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單位的主管,他們成家之后家庭條件也越來越好,盡管是這樣她仍然堅持給孫子們做衣服。“孫子們小時候的衣服基本是我給他們做的,我不光給他們做衣服,有時候他們的鞋子也是我做的。”梁阿姨的孫子們上小學(xué)之后,她才停止給他們做衣服,“雖然不給他們做衣服了,他們的衣服穿壞了也讓我給他們縫補。”于是,在梁阿姨家客廳的那臺縫紉機到現(xiàn)在仍然在發(fā)揮著它的作用。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