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皮鞋皮靴來源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

           核心提示:潘照東介紹,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風俗,曾經(jīng)成為內地人們趨之若鶩的時髦。史稱,東漢時的靈帝就“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座、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是個胡風胡俗的地道崇拜者。

      “現(xiàn)代人所穿的皮鞋、皮靴,是古代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發(fā)明的。”內蒙古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潘照東昨日告訴記者。

      潘照東介紹,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風俗,曾經(jīng)成為內地人們趨之若鶩的時髦。史稱,東漢時的靈帝就“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座、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是個胡風胡俗的地道崇拜者。

      今天,我們從行軍床、折疊椅、帳篷等器物中,還可看見當年胡床、胡座、胡帳的影子,一窺草原民族生產(chǎn)方式對我國經(jīng)濟政治生活的貢獻。

      影響中原民族生活習慣

      潘照東說,自古以來,中原民族在飲食、服裝等各方面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影響。例如,在漢字中,“鮮”字為左“魚”右“羊”,“美”字為上“羊”下“大”,“鮮”、“美”都離不了“羊”,說明在夏、商時期羊肉就是難得的鮮美之食。這是否與商族南下后將草原民族的飲食習慣帶到中原有關,是值得深入考證的。

      潘照東介紹到,草原民族喜食牛、羊肉的風俗,對中原飲食文化的影響是廣泛、深遠的。三國時期曹植在《野田黃雀行》中就說,“置酒高殿上,親友從我游。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中國有句成語,形容食之鮮美叫“膾炙人口”,“膾”就是將牛、羊肉細切之,蘸上佐料如蔥、芥等生吃:“炙”則是將蘸好佐料的牛、羊肉放在火上燒烤。

      古代還有“羌煮貊炙”之說,“羌煮”是指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羌人的涮羊肉;“貊炙”則是指古代東胡人留傳下來的烤全羊。《釋名·釋飲食》中說,“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為也。”羌煮貊炙因鮮嫩味美,傳入中原后深受人們喜愛,并流傳至今。

      衣食住行,是人生大事。潘照東說,北方草原民族的服飾,為適應騎馬馳騁、戰(zhàn)斗勞作的需要,窄袖短衣,輕捷便利。中原民族的服飾在商、周時期則是褒衣博帶、寬袍大袖,行動不便。因此,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胡服”尚處在“騎射”之前,因為,如果不首先實現(xiàn)服飾的革新,則戰(zhàn)法、兵制的革新便無從談起。

      而鮮卑族興起并統(tǒng)一中國北方之后,引起了中原地區(qū)第二次胡風服飾的變革。史稱,“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爰自北齊,有長帽,短靴,合袴、襖子,朱紫玄黃,各任所好。”古代漢族的習慣是穿長袍子,或“上衣下裳”,“裳”即裙子,裳里穿的則是開襠褲。北朝時期草原民族的合袴(即滿襠褲)與襖子(又稱“小襦襖”),即緊身小袖的短皮裘襖傳入中原,大受歡迎,逐漸成為主流,并流傳至今。

      草原畜牧業(yè)延續(xù)至今

      “草原民族創(chuàng)造了適應北方草原自然地理條件的畜牧業(yè)生產(chǎn)方式。”

      潘照東認為,北方草原地區(qū)冬季漫長、嚴寒,春季多風沙,夏季炎熱,秋季多雨水,總體上氣候干旱,不適于種植業(yè)。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草原民族根據(jù)北方草原的地理氣候條件選擇了畜牧業(yè)生產(chǎn)方式,逐水草而居,四時游牧,在廣袤的草原上放牧馬、牛、羊、駱駝等,并將草原畜牧業(yè)延續(xù)至今。

      自古以來,草原民族比較重視順天而為、順時而為,保護自然環(huán)境。例如成吉思汗頒布的《大札撒》中,就嚴禁破壞草原、污染河流,違者要受到嚴重的懲罰。草原民族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具有積極意義。

      中原草原人民的“生命線”

      北方絲綢之路關系國計民生,是中原人民草原人民休戚與共的生命線。

      潘照東介紹到,中原農(nóng)業(yè)耕作與運輸均需要大量的畜力,如馬、牛,其主要來源即是北方的草原。

      中原存在對牲畜及畜產(chǎn)品的龐大需求,北方草原也存在對中原所產(chǎn)絲綢、茶葉、瓷器、鐵器等各類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旺盛需求,所以自古以來形成了草原與中原貿易的堅實社會基礎。這是起步最早(大禹時代)、歷史年代最多(自夏代至民國)、跨越時間最長(約4000多年)、覆蓋地域最廣(整個北方中國)、通行路線最多(自山海關至額濟納旗)的“北方絲綢之路”,或者以貿易特點名之曰“皮毛路”、“茶馬路”。

      當時北方絲綢之路影響是深遠的,潘照東認為,自大禹時期開始,原居住在紅山、老哈河即“紫蒙川”一帶的一部游牧民族即在其首領契的帶領下進行草原與內地的貿易,因其長袖善舞、多財善賈,舉族經(jīng)商,故被稱為“商人”、“商族”。

      而由其子孫代夏而立的王朝,名之為“商朝”。秦始皇修直道,以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將首都咸陽與北方草原聯(lián)系起來。

      有漢一代,包頭地區(qū)的固陽道(即單于道)成為南北通衢。北魏至隋、唐二朝,呼和浩特地區(qū)的白道(即參天可汗道)成為中原與北方草原的主要通道。

      元朝建立,中原與草原歸于一統(tǒng),歐、亞商道暢通,草原貿易興盛一時,元上都(在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金蓮川)成為草原商都,元大都(今北京)成為北方最大的商業(yè)中心。

      草原民族創(chuàng)建了北京城

      潘照東說,北京地區(qū)人類活動的歷史悠久,形成城邑也有很久遠的歷史。但是現(xiàn)代北京城的基礎,則是由遼、金、元三朝,經(jīng)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共同奠定的。

      公元935年,遼太宗天顯十年,遼國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于公元936年升幽州為幽州府,建號曰南京亦稱作燕京。在遼代的五京中,以南京(燕京)人口最為稠密,經(jīng)濟最為發(fā)達。城北有市,陸海百貨山積,北國商都呈一時之盛。

      公元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國代遼而立,北京作為金國的中部,仍稱燕京,繼續(xù)成為北方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經(jīng)濟中心城市。

      公元1215年,蒙古軍攻占北京,復稱燕京。公元1260年,忽必烈繼位,公元1264年復稱燕京為中都。公元1270年遷都中都,兩年后改稱大都。忽必烈詔改燕京路為中都路,府名大興。在大興府東北的曠野上,新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都城,即以中南海、北海為中心的今天北京城的雛形。

      今天的馬扎、折疊椅是由北方游牧民族發(fā)明的胡床演變而來的。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