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中國鞋屢遭反傾銷 創(chuàng)民族品牌正當時

        歷經坎坷的中國皮鞋

         中國出口商品的物美價廉在全世界一直有目共睹。然而對于中國皮鞋制造商而言,他們的出口歐盟之路卻一直荊棘不斷。2003年冬季,20多家中國廠商的鞋類產品在意大利羅馬被人縱火焚燒;次年9月17日,西班牙東部城市埃爾切發(fā)生了規(guī)模更大的“燒鞋事件”。2005年7月,歐盟正式對我國出口皮鞋實施反傾銷立案調查。中國鞋的噩夢時分由此真正來臨。

        2006年10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宣布,對來自中國的皮鞋征收為期兩年、稅率為16.5%的反傾銷稅,2009年12月,又再次決定對中國皮鞋延長反傾銷稅15個月,稅率維持16.5%不變,并于今年1月起開始執(zhí)行。

        據(jù)了解,2006年中國鞋類制品產量約占全球總量的52%,而歐盟一直是中國鞋類特別是皮鞋最大的外銷市場。據(jù)中國輕工工藝進出口商會統(tǒng)計,去年中國輸歐鞋類產品總銷售額達到17.8億歐元,而高峰時期這一數(shù)額更超過20億歐元。歐盟實施反傾銷稅措施以來,中國鞋企受到了十分明顯的不利影響,中國皮革工業(yè)協(xié)會制鞋分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與2006年相比,去年中國輸歐皮面鞋產量降低20%,約合4000萬雙,相當于減少約20000個就業(yè)崗位,整體出口額也下降了約15%。以浙江奧康這家中國最大和最具競爭力的民營制鞋企業(yè)為例,出口增速也就迅速從30%下降到10%。為此,一些鞋企想到了西進俄羅斯、南下東南亞、拓展拉美等應對策略,但受制于居民收入和消費偏好等因素,這些地區(qū)往往更接受皮革鞋類,皮鞋的市場空間卻較為有限,歐盟皮鞋市場愈發(fā)顯得重要;也有一些鞋企試圖采取繞過采購商直接經營、提升產品品牌附加值等經營策略,但效果依然不甚明顯。針對反傾銷稅這一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一批勇敢的中國鞋企開始選擇拿起法律武器進行抗爭,奧康就是其中最顯眼也是最積極的一家企業(yè)。

       反傾銷何嘗不是民族品牌的機會

        1988年8月8日創(chuàng)立的奧康集團,在發(fā)展之初并沒有借助日期“8”的吉利。那時的中國鞋業(yè)正在因為溫州假鞋事件而進入一場信任危機。1987年8月在杭州的那場大火燒掉的不僅僅是上千雙溫州鞋,也燒掉了很多人對于鞋業(yè)的信心。但同樣是溫州人的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認為那場大火是一個契機,而正是借助那場大火,奧康在十幾年間成為了中國皮鞋業(yè)的領軍企業(yè)。

        20年后的今天,當歐盟反傾銷的大棒揮向中國鞋業(yè)時,王振滔將奧康變?yōu)槭澜缙放频钠鯔C又到了。

        所謂“亂世出梟雄”,越是面臨產業(yè)變革,也越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機會。當反傾銷關稅讓中國很多鞋企不堪重負的退出時,奧康在洗牌后進一步樹立品牌的機會也就到了。

        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在歐盟裁決向中國生產的皮鞋征收16.5%反傾銷稅的18天后,奧康也因此成為中國鞋業(yè)行業(yè)第一個運用法律武器抗訴歐盟鞋類反傾銷的企業(yè)。并且在2006年,針對歐盟反傾銷矛頭,王振滔積極奔走,游說國內百家鞋企一同抗議歐盟鞋類反傾銷宣言,還獨自一人代表中國制鞋企業(yè),出席西班牙鞋業(yè)論壇抗議歐盟對華的反傾銷。

        當媒體把“反傾銷第一人”的頭銜戴在王振滔頭上時,奧康的“反傾銷”戰(zhàn)略已然初見成效,人們不僅在買鞋時知道了奧康,更是在心里記住了這個民族品牌。不過這僅是一個開始,“OEM”并不是奧康的長遠之計,要打開更大的海外市場必須在海外樹立起自己的品牌。

        令人意外的是,諸如美聯(lián)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境外知名媒體也對奧康的上訴時間進行了焦點報道,當老外也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了他們多年穿的鞋可能來自中國的時候,奧康也被他們意外的認知。

        “我們如今正在和幾家英國知名鞋業(yè)公司進行并購談判。”王振滔對記者表示,他們將利用收購的方式逐漸打開歐盟的品牌市場。借助反傾銷的這把火,奧康的民族品牌之路正在進入歐洲。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