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怎樣學習服裝制板?

    人體是服裝設計之源
      服裝是為人體設計的,深入地了解人體體型和人體活動特點是學習服裝的重要入門課。

      一個專業(yè)的服裝制板設計人員要學習的是人體的比例和人體的輪廓構造特點。人體的比例是指人體各部位長度和人體各部位胖瘦的關系。人體的輪廓構造特點是指人體體表起伏變化的一定結構規(guī)律。特別是對人體著裝起著很大制約的人體重點部位,如人體的肩部、頸部、背部、胸部等許多重點部位的外形特點及其骨肉運動肌理特點。

      了解人體,是因為服裝必須滿足人體兩大功能要求:第一,服裝必須滿足美化人體的功能;第二,服裝必須滿足人體運動性的功能。

      服裝不是對人體外形形狀的簡單復制,而是對人體復雜的外形輪廓的簡化、平整化及打扮、修飾等。服裝要按照人體制作,而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人體。

      人體體表是十分復雜的,若不借助專業(yè)器械就只能進行一般性的測量。如果不借助于專業(yè)人員的大量研究成果,就很難從整體上對人體進行準確把握。

      人體是服裝結構之源,但對于普通學習者拋棄服裝結構圖樣而單純去做人體研究卻完全沒有必要。

      制板技術要從原型學起

      何謂高級制板技術?

      必須關注兩個屬性:一是在結構上必須能自如變化、千變萬化、隨心所欲;二是在細部結構處理上要十分到位,獨具匠心??偨Y起來,只有靈活運用,“不死板、善變化”的服裝技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級服裝技術。

      服裝制板難嗎?一門實用技術,有它自己的復雜性,也有它自己的規(guī)律性,能抓住本質的東西,就能很快抓住關鍵,就能學得明白,做得順利。關鍵在于學到本質、學到規(guī)律、學到原理。重要的是從源頭學起,那么就能省時省力,不感覺困難。許多初學者從一件一件的服裝款式學起,學會一些比較確定的東西,這固然很有必要,而且很傳統(tǒng),但在結構變化上往往不靈活。學習了一件一件服裝的款式裁剪,掌握了服裝的一些要領,就要開始學習更深層次的結構規(guī)律和結構原理,從而學會結構變化,才能最終解決結構方面的疑問,才能漸入技術佳境。

      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國在服裝技術方面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我國在服裝標準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我國在服裝科技研究上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特別是需要在服裝技術上去除糟粕、去偽存真、辨明正誤。

      總之,中國服裝正處在打破服裝制板舊體系,建立和完善新體系的非常階段,沒有完美無缺,服裝制板技術正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展上升階段,中國服裝技術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尚需時日。

      當此時,技術混亂是難以避免的。特別是我們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教科書涉及結構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其中談到的相近或者相異的結構設計方法各不相同,就算行業(yè)中的專家對其中細節(jié)的差異和變化也有點手足無措,結構設計的初學者更是無從下手。我在教學中發(fā)現一些學生由于實際工作經驗不足,被本來很簡明卻被復雜化了的東西弄得很痛苦;而一些學生基本的知識都掌握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制不出好板型;一些學生反復地學習各種制板方法,一個老師教一套方法,最后很多種混在一起,走了很大的彎路;有人說,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服裝制板師,必須具備六個方面的素質:

      一是要掌握比例裁剪方法,但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傳統(tǒng)的比例;二是要精通服裝原型,打好服裝原型的底子;三是要學習歐洲板型,吸收歐板原型的精粹,與亞洲板型互為引證,為我所用; 四是要熟知服裝工藝,在服裝制板中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把制板與實踐結合起來; 五是要花大力研究人體比例和國家服裝標準,做到通曉規(guī)律、善于變化、善于運用;六是要把握市場行情和服裝變化潮流,及時調整結構設計理念,使板型與市場需要接軌。

      對于初學者來說,“學制板”是學什么?這必須明確。上述六大素質的要求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比例裁剪方法是大家常用而且一直在用的東西,不了解就難了解中國服裝的全局,就不知道別人在干什么,就沒有橫向可比性;學習服裝原型,是打好服裝基礎,掌握服裝與人體關系,確立服裝基礎造型的關鍵,是所有有志于學習服裝制板技術者的首選;學習歐板是對亞洲板型的補充,各種板型互為利用,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復雜的人體與服裝結構之間的內在關系;而熟知服裝工藝又是服裝學習的另外一個重要基礎,是正確把握板型細節(jié),正確處理制板與縫制關系,提高板型質量的重要途徑;細致而具體地研究人體結構比例是提高制板標準化程度的必要保證,那么把握市場行情變化和市場潮流走向,才能使我們的板型符合大眾的需求,反映市場的需要。所以,學習制板是多元性和綜合性的有機結合,是一個可以不斷提高和不斷加強的過程,需要制板師們去不斷地追求,在動態(tài)中學習,在動態(tài)中提高。

      任務是多方面的,要求是多層次的,但是,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特別是剛開始學習服裝制板的人,不可能單純從某一方面入手學習。雖然,許多大師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很多值得信賴的制板方法,值得我們反復研究領會。
      但是,言出各家,怎么可能一家一家挨個去學習呢?

      值得肯定的是,每一種方法都是服裝大家庭的瑰寶,是大師們對服裝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結果,但我國服裝事業(yè)任重道遠,融合每一點長處,才能使我國服裝事業(yè)登上一個新的臺階,才能使學習者掌握服裝技術全貌,全面獲取系統(tǒng)知識。所以,學習中必須用歷史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哪些方法全面地反映了服裝的本質,具有可靠性;看哪些制板方法還存在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要注意研究所學的制板方法在什么時候、什么條件下才可用等等。

      事實上,方法不對,學習是要走彎路的。在這里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問題,例如,在服裝肩斜問題上,我國服裝界意見不一:一些人贊成用常數定落肩的方法,有的把女裝前落肩定為4.5cm、后落肩定為4cm;而有的資料則推薦更大的落肩,把女裝前肩斜定為6cm,后肩定為5cm;還有一些采用胸度法確定,根據胸圍大小計算出落肩值;而一些人則強列建議用角度確定的方法,認為采用落肩的方法不科學,特別制定出15:5、15:6的角度確定方法,但后來又出現15:6、15:6.7的確定方法。當然這些方法都是為了解決一些特定的問題而提出來的,都是解決問題的一些特定方法,是肩斜不同變化狀態(tài)下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一定的適用范圍,無疑都是很有價值的,有些問題可能用這種方法解決比較好,而有些問題可能用那種方法解決比較好。但令人頭疼的是:總得有一個原因??!這些不同的方法,大小不同,方法不一,出處原因和出發(fā)點不是很明確,使初學者一頭霧水。本來就不是很復雜的“肩斜確定問題”就這樣被攪糊涂了,怎么學習?怎么掌握?所以,我們在學習中就要尋找規(guī)律:首先要弄懂服裝肩斜度與什么因素有關系?在制板中最基本的制板方法是什么?尋找根源,弄清與之相關聯(lián)的所有因素,譬如:后肩省、胸省發(fā)生變化后,肩斜度應該怎樣變化等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認識肩斜的確定規(guī)律,才能減少學習中的盲目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掌握正確的結構。所以我建議大家有了一定的服裝基礎后,學習一定要從源頭開始,從還沒有混入款式特色,沒有被款式掩蓋的“基本結構”學起,去尋找服裝結構的本質,從根本出發(fā)解決各種各樣的結構問題。

      這就要涉及到服裝原型這個重要問題了。

      什么是服裝原型?服裝原型是符合人體基本穿衣要求的、沒有款式特點的最基本的服裝紙樣。而這個最基本服裝紙樣結構最初是通過人體調查、立體裁剪和反復試樣得到的。

      先是選定一系列的體型作為研究對象,選用特定的布料,在人體上直接進行立體剪裁造型,然后一邊縫制一邊調整,反復對比,進行綜合,當然還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改進和長期的使用調整,最終確定一種紙樣——這種紙樣:胸圍肥瘦度適宜,各種比例搭配恰到好處,其效果是一般立體剪裁難以達到的,是立體剪裁的最佳結果。將會使用到的這個紙樣,作為服裝制板的模板,也就進一步確立了服裝和人體之間的基本關系,根據這個關系去進一步處理不同款式的服裝紙樣,從而發(fā)現和發(fā)明采用這種紙樣進行服裝結構變化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所需要的服裝原型和原型制板方法就這樣誕生了。

      有了原型,服裝每一個部位的裁剪就都有了根據。有了這個根據,我們也就不會發(fā)生服裝技術上的混亂。

      原型制板方法,這在國外已經有非常成熟的體系,而在我國才僅僅是開始,只是近年來越來越被服裝界人士看重。日本文化式原型由于創(chuàng)立得早,經過許多次修訂,而日本人體型與中國人體型很接近,我們完全可以借用。使用原型這種方法的好處可以說有以下幾點。

      一是解決了服裝加放量的確定問題。原型的加放量是一個最可信賴的參照,它通過立體試樣,反復修正而得,又經過長期試用而確定下來的,非常好地符合了理想人體的基本穿衣要求,基本解決了立體裁剪中的量化處理難題;

      二是較好地解決了平面制板中的立體塑型問題。由于原型是立裁和試樣的結果,其領口、肩、袖等都直接從人體獲得,并反復校對,使制板者在制板時能夠通曉服裝與人體之間的基本關系,有了可以信賴的參照,使他們一邊對照原型,一邊畫紙樣,很容易、很直接、量化地在制板中全面與人體對比,形成緊密聯(lián)系人體的制板方法,提高了制板速度,也提高了制板質量。

      三是給平面服裝結構設計提供了一個源頭。服裝結構應該以人體為依據,但是人體是實體,不是服裝,不能直接作為服裝結構的源頭,只能作為間接的源頭。直接的源頭只能是作為人體著裝基礎反應的原型紙樣。原型紙樣總結抽象出服裝結構的一般規(guī)律,形成平面的表達方式,能直接為平面結構設計所用。有了這個源頭,就能解決復雜的問題。

      有人說,學習原型是初學服裝者的入門課,這話不假,從學習原型入手是從根本開始學起,但學習原型不單是入門課,也應該是想深入學習者的高級課,是技術獲得極大提高的重要保證。

      確立合理的制板方法

      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制板呢?是偏重于“立體裁剪”方法,還是偏重于“平面裁剪”方法?

      這主要是一個認識問題。

      制板的最終目標是獲得“平面的紙樣”。不管是“立體裁剪”,還是“平面裁剪”,都是為最終取得 “平面紙樣”而進行的。對此,品牌服裝公司的制板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他們的一般制板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根據原型制出服裝平面紙樣(通過初步紙樣的獲得);

      第二步,用得到的平面紙樣進行裁剪,然后將裁片拿到人體模特上進行組合試樣,縫口處可以用大頭針別起來,邊組合邊調整(立體裁剪試樣過程);

      第三步,然后按照調整的情況對平面紙樣進行修正(板樣修正過程);

      第四步,把調整好的紙樣送去縫制樣衣(試板過程);

      第五步,對縫制好的樣衣進行評審,特別是要組織市場營銷和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反復評審,提出修改意見(評審定板過程);

      第六步,根據審定意見,再次對紙樣進行修正,然后可能要經過多次縫制樣衣,多次修正紙樣,才能得到最終的紙樣(反復評審定板過程);

      第七步,為了方便修板和便利指導樣衣縫制,以上所打出的紙樣一般不能先加縫邊,把這種沒有縫邊的樣板叫做“實樣”,一旦最終的紙樣確定以后,再加上縫邊形成毛樣,以毛樣為基礎進行推板,從而完成所有紙樣制作工作(推板過程)。

[1] [2] 
  • 相關閱讀
    1. 紡織服裝業(yè),內需潛力如何釋放?
      中國1.7億人就業(yè)的紡織服裝產業(yè),為何大而不強?
      前7月紡織服裝外貿詳解出爐,“后疫情”時代幾件大事須早作準備
      紡織服裝行業(yè)遭遇“大撤退”:外貿企業(yè)創(chuàng)新自救
      國內紡織業(yè)“重回”中西部?為什么從勞動力低廉的東南亞回來了?
  • 贊 0贊 0
  • 踩 0踩 0
        • 確定

      共0條評論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