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dǎo)航:

一臺縫紉機 相伴一世情

        “踏,踏,踏……”何培楊用一只手轉(zhuǎn)動飛輪,腳有規(guī)律地踩動踏板,機針隨之快速地上下移動,一件小衣服就這樣一針一線地做了出來。見到69歲的何培楊,是在一個初春的午后,陽光正好。在彭水縣城商貿(mào)園的一個角落,兩根高板凳放著一塊木板搭成的一個簡易的露天鋪子,旁邊放著一臺50年代生產(chǎn)的紅巖牌縫紉機。何培楊正在縫紉機前勞作,71歲的妻子陳興玉趴在案臺上,把棉花均勻地放進裁剪好的袖子里,接著用手臂和手掌把棉花壓緊、抹平,一遍又一遍。

        1959年,15歲的何培楊從學(xué)校出來后就師從父親,在彭水縣巖東鄉(xiāng)場上父親開的小小的裁縫店幫工,直到如今,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yè)。

        “父親取名有深意。”

        “我隨父親姓何,我母親姓楊,父親給我取名為何培楊,是希望我記住父母親,把家業(yè)發(fā)揚光大。”何培楊告訴筆者。

        何培楊的父親50年代在縣集體企業(yè)當縫紉廠廠長,因為性格耿直,在當廠長期間為了縫紉廠的發(fā)展提了一些意見,何培楊的父親被定為右派。1958年何培楊的父親被迫到巖東鄉(xiāng)支持生產(chǎn)建設(shè)。

        “我父親一生也過得挺艱苦的,他12歲就下鄉(xiāng),幫人,學(xué)裁縫,回城后就到縫紉廠上班。因為為人忠厚,深得領(lǐng)導(dǎo)和工人的擁護,不久就擔任了縫紉廠廠長。”何培楊說。

        “我總是相信好人有好報!”

        3月1日,在何培楊的鋪子前,筆者遇到一位前來補衣服的老人,她叫馮素分,老家是梅子的,如今在彭水縣城帶孫子。

        “老熟人了,知根知底,每次送的衣服過來,他都會弄得巴巴適適的。”馮素分說,她剛搬來的時候,還不相信何培楊夫妻的露天店能做好衣服,有一次孫子的羽絨服開了個口子,她順便拿到何培楊的鋪子試補一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做得很好,看上去和新衣差不多,遠看根本看不出是補的。

        “父輩一直都教導(dǎo)我們,手藝人一定要為人忠厚。我做了50多年的裁縫了,幫了不少人,人們對我評價也不錯。我深信:好人有好報!”何培楊說。

        “勞動成了一種習(xí)慣!”

        何培楊膝下有3個子女,個個都有不錯的收入,兒女都很孝順。可是,不勞動,何培楊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缺少點什么。”

        何培楊說,因為長期都是做的本份活,幾乎沒有積蓄。1989年,因長子在西南大學(xué)讀書,次子在師范上學(xué),需要錢,于是夫婦伙計,把巖東鄉(xiāng)場上的三間房屋賣掉供孩子們完成學(xué)業(yè),何培楊夫妻便到縣城擺小攤維持生活和繼續(xù)支助孩子們上學(xué)。

        “我們的孫子現(xiàn)在都在掙錢了,孩子們都勸我們不要在外勞作了,在家多休息。但是我們夫妻沒有其它愛好,不做點什么,心里不踏實。”陳興玉說,期間聽從小兒子的勸說,休息了一個月,但這一個月確實難熬,于是,他們夫妻便繼續(xù)他們的事業(yè)。

        何培楊說,雖然年紀大了,接不了多少活,但不做,心里總是空虛的。


    夫婦以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新的一天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