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一條縫紉機新聞喚起一段時代記憶

           一條尋找“閩江”牌縫紉機的記憶的征集,喚起了不少老一輩福州人對縫紉機的記憶。除了眾多對“閩江”縫紉機有深厚感情的讀者,就連原來福州縫紉機的老廠長、副廠長和職工都聯(lián)系了我們。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發(fā)展到年產量24萬臺縫紉機,直至消失,“閩江”牌經歷了什么樣的故事?

      誕生

        300多人滿腔熱血研制縫紉機

      84歲的林興桂是福州縫紉機廠的老廠長,從1959年第一臺縫紉機的試制成功,直到1992年退休,他把半輩子都留給了“閩江”牌縫紉機。

      “真的要了解閩江牌縫紉機,我可算是有發(fā)言權的人。”一說起“閩江”牌,林興桂的話閘子就關不上了。福州縫紉機廠的前身是福州市機械五金廠,那個時候是以生產鎖為主,后來鎖的市場飽和,他們開始另謀出路了。正巧那時候,為了發(fā)展縫紉機,輕工部開始在全國布點,福建當時有2個點,一個在福州,一個在廈門,不過后來只有福州的發(fā)展起來了。

      1959年,林興桂和一批老技工到上海學習制作縫紉機。3個月后,他帶著五金廠的300多位職工開始自制縫紉機。一開始研制很困難,沒有撥款沒有設備支持,全憑著他們自己想辦法。當時他們只能利用原廠的設備,自制模具,終于在半年后,第一臺縫紉機試制成功。

      “雖說那個時候沒人又沒錢,但是一點都不覺得苦,大伙都是滿腔熱血,一心撲在縫紉機的研制上。”想起那段日子,林興桂還是很激動。試制的縫紉機經過輕工部檢測后,很快獲得了認可,開始進行小批量生產。

      發(fā)展

            僅4年就摘取全國質量比賽銀牌

      “最早我們的縫紉機品牌叫巨龍,后來考慮到要有福建元素,同年就改成了閩江,既象征著福建的‘閩’,又是我們的母親河閩江。”林興桂介紹,當時為了打響“閩江”品牌,他們還去參加了全國縫紉機質量比賽,1963年在上海比賽得了第二名,僅次于上海的“蝴蝶”牌。

      當時,全國已有18家縫紉機定點生產廠家,蝴蝶、蜜蜂、飛人等品牌都已經很有名氣了。“對于一個剛剛起步的縫紉機廠來說,能憑借質量得第二名很不簡單。”提到那場比賽的情況,林興桂仍是記憶猶新,他說當時為了公平,由輕工部在全國各地的百貨隨機抽取兩臺縫紉機,那兩臺“閩江”縫紉機就是在東街口的百貨抽的,現(xiàn)場直接貼上封條,運到上海比賽。

      “技師們在現(xiàn)場把各個品牌的縫紉機一一拆開,檢查各個零部件,最后再重新組裝現(xiàn)場使用,最后綜合評出質量。”林興桂說,這次獲獎后,“閩江”牌也開始有了名氣,第二年,輕工部給廠里撥款13萬元,也讓縫紉機廠開始慢慢走上了正軌。

      鼎盛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難覓一張縫紉機票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閩江”牌縫紉機廠達到鼎盛時期,到了1979年,年產量更是高達24萬臺。

      不少讀者提到當時的“閩江”縫紉機,用的都是“一票難求”來形容。他們說,有臺“閩江”縫紉機,感覺就像家里有樣奢侈品。70多歲的黃老先生說,以前物質生活比較匱乏,當時社會提倡一種說法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都希望有臺縫紉機。后來縫紉機成了當時結婚必備的“三大件”之一。

      “那個時候縫紉機成了一種象征,有縫紉機說明家里生活水平不錯,相當于現(xiàn)在家里有輛小車一樣。”老福州何先生說,雖然當時“閩江”牌縫紉機在省內很暢銷,可是想買到一臺卻不容易。以前不是用錢買縫紉機,而是憑縫紉機票才能買,不過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票的,要弄到一張票相當困難。

      “為了弄一張票,得四處托人找關系,有時候到處找人幫忙,都不一定能要到一張票,可見這票多難了吧!”何先生有些感慨。

      當年縫紉機廠的副廠長林國鼎就是這個時候被調到縫紉機廠的,見證了“閩江”牌最紅火的年代。林國鼎說,最夸張的時候,省內各地百貨公司的配送車每天都在倉庫門口排隊等著,只要貨一出來,馬上就裝車拉走。

      “那個時候閩江牌縫紉機在福建市場的占有率,可是高達80%。”林國鼎說。

      消失

      紅極一時的品牌也敵不過時代變遷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后期,縫紉機廠的產量開始下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縫紉機的需求也慢慢降低了,就連結婚“三大件”的名單里也沒了縫紉機。

      “后來,工廠規(guī)模開始縮小,連原來的廠房都拿去拍賣了。”林國鼎回憶,當年的福州縫紉機廠在現(xiàn)在的市一醫(yī)院對面,占地規(guī)模非常大,達到了70多畝地,當時拍賣地拍出了1億多元,是同期拍賣企業(yè)中價格最高的。

      因為規(guī)??s小,1996年福州市縫紉機廠搬遷到蓋山工業(yè)區(qū)新廠區(qū),后來轉產摩托車配件,縫紉機停產,“閩江”也不復重現(xiàn)了。

      “看著一個這么盛極一時的品牌和工廠,最終成了這樣,說不難過是不可能的。”林國鼎說,雖然“閩江”沒有了,可是那個時代關于“閩江”的記憶卻一直存在他們腦海里,相信不僅僅是他們,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每個人,都會有同樣的感覺。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