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老裁縫遇上時裝定制新潮流

          網友“叫啥名字”微信留言:我爸爸的裁縫店需要找熟練車工……他一個人干活忙不過來,每天都做到很晚,希望能幫忙找一位熟練車工。

         “叫啥名字”姓邵,是一位警校大學生。他的爸爸老邵的裁縫店開在采菱路上,并以老邵的名字命名:賢華時裝店。

           昨天下午,老邵戴著老花鏡,坐在店里一臺電動縫紉機前,正打理一件女款呢風衣的袖子。

           老邵53歲,兩個拇指指甲留得很長。他說,喏,這樣子方便,扣線頭、掐布邊,拇指甲是要蓄起來……

           老邵說話聲音細小、沉穩(wěn)、綿密,在店里每說一句話,都給人在衣服上縫了一針的扎實感。

           他對面還有一臺縫紉機,坐著一個穿民族風棉襖、搭豹紋圍巾的大姐,在縫制呢大衣領口。她是老邵的老伴駱大姐。

           駱大姐說話語速極快,跟老邵完全不同,她邊做活邊數(shù)落老邵:“都什么時代了,這么辛苦,又賺不到什么錢,網上隨便賣賣,都比做這個強,叫他不要做了,他就是停不下來,我也是看他忙不過來,幫幫他,平時在四季青幫人做事的……”

           老邵的老家在富陽,1983年帶著裁縫的手藝來到杭州。先在服裝廠做了一年,因自己做慣了全套的活,到廠里要么只做袖子,要么只做衣領,“怕手藝丟了,廠里不干了,到朝暉開了個店自己做。”老邵說,那個年代裁縫店很多,特別是過年前,每個小店都很熱鬧,就像現(xiàn)在的理發(fā)店,都要排隊的。

           熱鬧景象一直持續(xù)了近十年,老邵的裁縫店從朝暉搬到老浙大,再搬到新華路,最后到了采菱路,都還不錯。

          1990年代,采菱路上還有十幾家裁縫店,那時候不遠的四季青,有了服裝批發(fā)市場。

           老邵說,四季青逐漸做大,做衣服的人就慢慢少了,都買來穿,裁縫店也一家家關門。采菱路的小吃店、文具店多了起來,房租也在漲。1993年,兒子出生,但裁縫店的生意不大好,為了壓縮房租成本,老邵把沿街的商鋪退掉,把裁縫店搬到雙菱新村的地下車庫里,專門做修補衣服、縫邊等小活。這樣,過了三四年,采菱路上已沒有一家縫紉店了,不過他還是找了一間15平方米的小店面,搬了出來,行就行,不行,再想辦法。

           這些年,采菱路一帶,杭州人又出來做衣裳了。

           老邵手藝仔細,附近中老年人認可,回頭客很多。加上這里有采荷小學等名校,住戶密集,人流量大,即使光修修補補,也差不多夠維持生計了。最主要的是,這片區(qū)域,裁縫店實在太少了。

           這幾年,駱大姐到四季青里幫人打版(把服裝創(chuàng)意設計圖做出樣板,也叫服裝紙樣),有些比較難的,就拿過來讓老邵試試。老邵這二三十年練成了硬功夫,什么流行樣式,到他手里都能做得像模像樣。前段時間,中國美院幾個搞設計的學生有幾件作品,找了幾家服裝廠都說不好做。到了老邵這里,他笑呵呵地,照畫紙上的樣子,就做出來了。

           恰好,這幾年服裝界,開始流行“定制”。老邵的主顧里,中老年人之外還多了一些年輕人,甚至還有老外,拿著絲綢面料,請他做睡衣。“來取貨時都說‘good’呢!”老邵說,自己的手藝也算在小范圍走上了國際。

         “他們拿來料子,看著做,一針一線,都在那里,價格是小區(qū)店的價,劃算,就是少了個牌子嘛!”老邵沒想到,這門手藝跟著自己過了三十年,眼看自己老了,還能遇上好時代。

           他開始細心留起大拇指的長指甲,這是為了能把腋下、頸部、袖口等細節(jié)位置,拿捏好。隨著定制服裝增多,他的長指甲,折損也很快。

         “蓄起來的長指甲用了一個多月就變脆了,斷掉、再蓄,用一個多月,再斷……”老邵說,現(xiàn)在做定制有點上癮,每天忙到凌晨一點還做不完,心里面覺得還能拼,但站起來,腰有點受不了。

           兒子小邵已經念大三,還有一年就畢業(yè)了。

           說起爸爸的裁縫店,小邵有些感慨,哎,他就是愛好啊,賺錢不多的,他經常很自豪地說,兒子你看,這條街上,只剩下我的店了。

         “唉,爸爸也曉得,人家都轉行到四季青做老板了,他還是太保守。但是現(xiàn)在,定制生意好起來,也不好去做其他了,我們只有支持他做下去,”小邵說,自己學的既不是設計,也不是營銷,幫不上什么,只有讓他別太拼,所以急著幫他找一兩個熟練車工,給他分擔一點,這樣就不用每天忙到那么晚了。

           老邵的店門口,從春天起就貼著一張小邵幫老爸寫的招工啟事。但是熟練工不好找,直到現(xiàn)在都沒招到合適的,可能要等到春節(jié)過后的技術工返鄉(xiāng)潮了。

         “我在四季青干活,知道行情,服裝業(yè)的熟練工價錢很高,動不動每天工資四五百!”駱大姐說,老公的眼光還算高的,找到一個價格和技術都合適的工人,還真蠻難的。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