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獨居老人陳源利不愁悶 因為她有縫紉機作伴

      陳源利,63歲,磁湖社區(qū)居民,兒時患小兒麻痹癥,雙腿不能行走。老伴去世已16年,兒女各自獨立。不過,從陳源利的臉上看不出獨居老人的愁悶感,她有一位老朋友陪伴。

      老朋友是一臺有點舊的縫紉機,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陳源利就靠它謀生,一用就是幾十年。

      在同齡人的歡聲笑語中,她很早就注意到了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當別人去上學,她卻因父母無力照顧,被送到鄉(xiāng)下,跟爺爺奶奶生活。

      16歲回黃石,她雖然不必承受當年目送他人上學的悲涼,卻要面對同齡人找到工作的慚愧。她去找工作,那兩根離不開的拐杖,嚇退了不少單位。

      最后,家人將一臺縫紉機放到她面前,這成了唯一的選擇。幸運的是,在裁縫的世界里,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

      全靠自學,從給鄰居、家人做簡單的縫補起步。兩年后,她的店面就開張了,邊做邊學。她不會寫字,登記袖口、領(lǐng)子等尺寸時,全是數(shù)字,但她從沒記錯。顧客來了,她用眼睛打量一番,便能做出尺寸相符的衣服,而且來年還記得。

      雖然記性好,但那些深夜趕工的日子和顧客責難,她卻很少去回憶。她念念不忘的是,有一次給一位顧客做中山裝,袖口有點瑕疵,顧客說:“你隨便改,改壞了也不怪你。”借著這些鼓勵,她此后中山裝做得還小有名氣。

      1976年,她結(jié)婚了,也撐起了兒女的幸福——兩個孩子都很聽話,女兒住在黃石,每周都給她買菜,有時間還過來幫忙張羅;兒子在武漢工作,有空也回來看望她。

      陳源利喜歡從報紙、電視和鄰里閑聊中,收集年輕人成功失敗的例子,用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長大后,陳源利依然守著縫紉機,給鄰居幫點忙,有時還免費。有時間,就跟著兒女出去游玩。

      上一次,在海南,她指著廣告牌上的字跟兒子開玩笑:“你媽媽挺聰明的,上面的字都認識。”當然,這些字依然都是自學的。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