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紡織服裝產業(yè)變革催生澳洲新商機 快時尚競爭加劇

            自中澳自貿協(xié)定簽訂以來,我國對澳大利亞紡織服裝貿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良機。為了引導企業(yè)有效地挖掘澳大利亞市場,國際貿易版將從市場變化和企業(yè)心得的角度解讀澳大利亞市場的機遇。

      一些波動因素,礦業(yè)投資盛況突變、大宗商品價格滑落對該國經濟造成沖擊。與此同時,澳元貶值也使得該國消費市場承受著不小的壓力??上驳氖牵瑥淖钚碌慕y(tǒng)計數(shù)據來看,澳大利亞零售市場上,服裝、鞋類及個人飾品的銷售依然表現(xiàn)不俗,5月同比增長8.8%。

      為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快時尚”品牌、百貨業(yè)巨頭、服裝精品店等零售商家間的競爭日益升溫。在細分格局悄然變化的當下,市場涌現(xiàn)出的新商機值得對澳出口企業(yè)關注。

      “快時尚”領域競爭加劇

      事件:依托相似的文化與著裝理念,以及相較于歐美市場的穩(wěn)定,澳大利亞“快時尚”領域的市場誘惑日益凸顯。研究機構IBIS的預估顯示,在澳大利亞,“快時尚”產業(yè)將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長。到2019年,其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9億美元。

      由于看好澳大利亞的市場機遇,早在兩三年前,ZARA、Topshop及蓋璞就加快了在該國的布局力度。去年4月,H&M和優(yōu)衣庫也相繼進駐澳大利亞的時尚街區(qū),品牌間的競爭再度升溫,也引發(fā)了業(yè)內人士對于本土品牌發(fā)展前景的擔憂。但是,相對較高的運營成本和物流費用削弱了外來“快時尚”品牌的競爭力,國際上聲名赫赫的服裝零售巨頭并沒有對澳大利亞本土品牌造成強烈的沖擊。

      IBIS的統(tǒng)計顯示,目前,澳大利亞市場上,本土“快時尚”品牌Cottonon占有49.1%的份額;Vallygirl的母公司TEMT的市場份額達17.4%;國際品牌Zara的市場份額為12.4%;Topshop為5%;H&M和優(yōu)衣庫的市場份額不到2%。

      本土“快時尚”品牌的競爭力何在?除了擁有強大的本土運營團隊外,對流行趨勢的快速反應也是其成功的關鍵。以澳大利亞最具代表性的“快時尚”品牌Cottonon為例,該品牌在澳大利亞擁有近760家門店。其產品包括T恤、牛仔褲、襯衫、毛衣、內衣及家居用品等。目前,公司擁有一支由60名設計師組成的新品研發(fā)團隊,一旦國際時尚平臺發(fā)布流行趨勢后,該團隊會在2~8周的時間內設計出符合品牌風格的產品,并確保實體店每天能有新品推出,每周能推出新的系列。

      商機:隨著競爭加劇,澳大利亞的本土時尚品牌不斷加大產品推新力度,這給中國供貨商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也對其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尋找具備相應能力的生產企業(yè),澳大利亞的本土品牌商通常會參與在當?shù)嘏e辦的大型紡織服裝類專業(yè)展會。在中澳紡織品服裝貿易往來中,澳大利亞“中國紡織服裝展”暨國際紡織服裝展(以下簡稱“澳展”)一直扮演著重要的商貿平臺的角色。在往屆澳展上,品牌商是專業(yè)觀眾的重要組成部分。展會主辦方指出,由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yè)的供貨體系較為完善,一直是澳大利亞本土服裝品牌商的首選。但需要指出的是,“快時尚”品牌的訂單雖然量大,但是利潤率并不高。

      百貨巨頭著力強化品牌組合

      事件:“快時尚”領域的份額之爭比拼的是價格與推新力度,而從商業(yè)渠道來看,澳大利亞兩大百貨業(yè)巨頭Myer與DavidJones則在優(yōu)化品牌組合上持續(xù)抗衡。

      為了提升服裝服飾類商品的銷售比重,今年6月,Myer分別引入了Seed、NineWest和FrenchConnection等國際時尚品牌。其營銷總監(jiān)丹尼爾·布萊肯說:“我們很高興這些品牌進駐我們Myer。這3個國際品牌是公司依據對Myer的客戶進行調研后選擇的。這些品牌的進入將強化我們的服裝、鞋子及配飾領域的品牌組合,更有助于吸引年輕的消費者。”

      與Myer的做法不同,DavidJones的著眼點在于強化自有品牌建設。該公司近期的兩大新品牌包括StudioW和RE:。公司發(fā)言人指出:“在我們的百貨商店里,有大約2500個品牌。但并不是每個品牌的表現(xiàn)都盡如人意,為此,我們將于近期推出品牌StudioW,主要產品包括男裝、女裝、配飾及鞋子。產品的價格從19.95美元~199.95美元不等。”DavidJones還表示,他們最了解當?shù)厥袌觯沧钅芨鶕蛻粜枨蟠蛟於ㄎ粶蚀_、產品適宜的品牌。

      商機:加快自有品牌建設,意味著這些百貨巨頭需要更多的穩(wěn)定的生產商。對于渴望與百貨商店或者超市合作的生產商來說,除了應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外,穩(wěn)定的供貨體系也十分重要。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一些準備參加于今年11月16日~18日在墨爾本展覽中心舉辦的澳展的優(yōu)勢企業(yè),已開始著手在澳設立辦事處或者倉庫,他們表示這樣一方面能方便溝通,另一方面也便于其調配貨源。

      此外,部分百貨業(yè)客商希望其合作伙伴不僅僅是生產加工廠,同時也能提供一些基本款的設計方案。換言之,如果生產企業(yè)擁有豐富的為國際大牌加工的經驗,或者擁有具備一定能力的設計團隊,那將為其大大加分。時尚精品店推出“小尺碼”服裝

      事件:時尚精品店一直是澳大利亞服裝商業(yè)圈中不可忽視的業(yè)態(tài)之一。隨著國際大型時裝品牌的涌入,一些以銷售澳大利亞本土時裝品牌為主的獨立店面經營受阻。墨爾本一家服裝設計師及服裝店店主AndreaYasmin表示:“我設計的服裝不能與大品牌‘拼價格’,這是因為我們在前期的研發(fā)投入較高,所以必須把價格提高以保證獲利。目前,‘快時尚’等平價品牌服裝更受年輕人的歡迎,而我們的市場份額在逐漸減少。”

      市場在變,不革新就意味著被淘汰。如今,澳大利亞許多精品時裝店的服裝開始在差異化的市場中尋求發(fā)展空間,比如專為亞洲人設計的小尺碼服裝。位于珀斯的時裝品牌Morrison現(xiàn)已推出了特小及小尺碼系列服裝。該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理查德·鮑爾森(RichardPoulson)表示:“在位于墨爾本和悉尼的門店,我們有大量的亞洲顧客。因此,我們將部分款式的服裝尺碼縮小,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購物需求。”

      據悉,為了更好地適合亞洲消費者的身材,Morrison在原有的1~4的服裝尺碼的基礎上,增加了0尺碼。

      商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時裝精品店銷售的服裝趨向于“個性化、定制化”。早在前兩年的澳展上,就有中國的生產企業(yè)推出了為特殊身材設計的服裝。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情況下,與這類服裝店合作,單件產品的利潤率可觀,但批量較小,且工藝復雜。如果要與其開展合作,企業(yè)需具備成熟的設計能力。最為理想的模式是聘用當?shù)氐脑O計師,以便在前期的樣衣制作上及版樣修改上進行溝通,減少因操作上的理解誤差而造成合作不便。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