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一個從做鞋學徒工到首席設計師的故事

           樓潤龍,37歲,深圳市珍興鞋業(yè)有限公司樣品室版房主管,2016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盡管只有高中學歷,但樓潤龍用高于同行十倍的努力,顛覆了鞋業(yè)開發(fā)部門歷來由臺灣師傅壟斷的行業(yè)局面,實現了一個從鞋廠學徒工到首席設計師的“逆襲”故事。

           今年37歲的樓潤龍在18年前剛來深圳時,并沒有想到自己這一生會和鞋子結下不解之緣。那是1997年,他剛高中畢業(yè),從浙江義烏到深圳打工,應聘到臺資合作企業(yè)鹽田珍興國際鞋業(yè)集團做培訓工作。但第一次進入公司鞋子樣品室時,樓潤龍的生活改變了。

          1.做學徒

          “我用十倍工作量和努力去比拼”

          “當我第一次進入公司樣品室時,成千種樣品鞋陳列架子上,讓人覺得那根本不是鞋子,而是皮革藝術品的展示會。”樓潤龍說,五花八門的輔材、副材、皮材、飾片,經過設計、開發(fā)和生產,最后得到令人稱心如意的生活供需品,這一過程讓他覺得太神奇了。“當時我想,如果我也能畫圖、設計樣品,做出一款鞋子讓人穿在腳上,該多么讓人自豪。”

           但要當上一名成功的設計師并不容易,當時珍興國際鞋業(yè)中最重要的開發(fā)部門歷來是由臺灣師傅壟斷,大陸人想融入除非有特殊本事。為了有一天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樓潤龍決定由培訓干部崗位轉為一名學徒工,從最基本的制鞋刀開始學習,從制鞋的面版入手,取樣、在楦頭上畫圖、貼楦頭、了解中底、透析刀模、出紙版,直至放版。“如果慣性思維認為只有臺灣同胞能干的話,那我就用臺灣同胞十倍的工作量和努力來比拼。”樓潤龍想。

           有一次,臺灣師傅給樓潤龍下了一項任務:用同一個鞋楦,在一周時間內,開發(fā)出九款不同的鞋子。“我第一天上午,在鞋楦上畫出四款鞋樣,中午開板,下午教工人怎樣取皮、削皮、針車組合、底部上楦、加硫、貼底、成型,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又在鞋楦上畫出了五款鞋樣,交給工人去做,每一步都要緊跟。”一周之后,樓潤龍順利完成“作業(yè)”,讓臺灣師傅非常滿意。

           除了積累技術,樓潤龍還研究現有客戶資料,翻遍有限的資訊,親自到現場制作,不斷與客戶溝通,琢磨鞋業(yè)的趨勢。同時,反復從裁斷、削皮、針車、手工、成型、包裝等制作工序中做心得總結。經過整整5年的磨礪,樓潤龍跑遍了全世界的鞋城,創(chuàng)造出一套屬于自己的特色設計,成為第一個進入公司開發(fā)師傅行列的大陸人。

           “與其他師傅不同之處,樓潤龍不是被迫需要工作養(yǎng)家糊口,也不是純粹是為了金錢,他心中有很大實現自我價值的成份。”樓潤龍身邊的一位同事認為,樓潤龍一開始背負著別人的偏見和質疑,但內心始終有份對理想的堅持。因而,是用更高的專業(yè)修養(yǎng)、更寬的眼光丈量人生的發(fā)展,促使他在做鞋的過程中,能產生更多新思維、新模式。

           顛覆著已有的游戲規(guī)則,樓潤龍以不可預料的方式崛起。2002年,樓潤龍成為深圳珍興鞋業(yè)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

           2.成師傅

           “不負責任的人開發(fā)鞋子是在害人”

           成為公司開發(fā)部主管之后,樓潤龍不僅在新品的研發(fā)上精益求精,還經過長時間的考量,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將自己的成功以最快最好的方式的傳授給徒弟們。“鞋業(yè)是一個勞動強度非常大的行業(yè),行業(yè)的淘汰率達到50%。很多人以為開發(fā)鞋子樣品這碗飯好吃,進而沖動進入,但留到最后的還不到一半。”

           樓潤龍常對徒弟們說,機會與困難并駕齊驅,不能遇到困難就不干了,或者只做到一點點就覺得可以了。要始終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并有迎難而上的心態(tài)。“只要當下這一刻你想要成功,就要不斷執(zhí)行,不斷行動。”

           在幾年的開發(fā)培訓中,一些學徒把開發(fā)當成兒戲,樓潤龍便毫不留情地批評:“學開發(fā)必須要高度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才可以對其他人、團隊、社會負責任。負責任可以掌握自己的自動權,不負責任只有被動地接受結果。”

           而往常大多數管理學上“對事不對人”的理論,樓潤龍認為并不適用于鞋子設計,因為“對事不對人”是繞開人而只強調解決事情,但這對解決問題于事無補。“所有的事情核心還是人,問題的焦點也是人,只批評這件事,給人留下面子,并不能一針見血地指出人的痛處,最終對發(fā)展和成長毫無意義。一句話,對人的溝通不能用對事的溝通代替,什么時候都強調人的責任、人的問題,否則這樣的人去開發(fā)鞋子是在害人。”樓潤龍說。

           3.當主管

           “做鞋子第一重要是舒服”

           從業(yè)19年,如今的樓潤龍已經成了樣品室版房主管,平均每年都會參與100多款鞋子的研發(fā)。而他強調的開發(fā)與別人不一樣,他要求身邊的師傅要“一網打盡”,從開發(fā)到生產、從銷售到售后,時刻關注市場信息,與消費者互動,了解市場需求,進而營造出一種創(chuàng)新的團隊氛圍。

           “做一雙鞋子,每一個細節(jié)都很重要。比如一張真皮材料如何割皮?哪一塊皮料用在鞋的哪個地方?如何剪裁一張皮料才能更節(jié)省?如何按照皮的方向剪裁做出來的皮鞋才漂亮?這些都需要設計師事先考慮好。再比如,貼膠帶這種小環(huán)節(jié),貼得好不好直接決定紙樣的準確性,紙樣不準確的話,做出來的鞋子肯定不會好看、更不會穿著舒服。”樓潤龍說,在設計中,如果不花費精力去仔細研究,看似很小的細節(jié)都可能導致一雙鞋的設計失敗。

           樓潤龍說,做皮鞋設計,成功的過程是一條很苦的道路,沒有豐富的經歷和知識,是很難制作出一雙漂亮鞋子的。“一雙好鞋就像一個好伴侶,對什么是‘好’,各人有各人的定義。無論是你要選擇‘買’一雙好鞋,還是‘做’一雙好鞋,對設計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舒服,其次才是外觀。舒服又漂亮的鞋子,可踏踏實實地支撐著整個人體的重量,陪你走很遠很遠的路。”樓潤龍說,2007年,珍興鞋廠接到客戶的一張訂單,開發(fā)一款打釘鞋,這款鞋看起來非常簡約,但市場銷量非常好,每年僅珍興鞋廠都要接100多萬雙訂單。

           就這樣,在樓潤龍和其團隊的努力下,珍興鞋業(yè)有限公司幾經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但業(yè)務績效卻始終沒有降低,并與世界五大名牌男鞋商家長期簽約合作。從2008年開始至今,珍興國際鞋業(yè)以“每個月30萬雙,每年300萬雙以上”的穩(wěn)定產量,成為鞋業(yè)界的知名企業(yè)。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