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手搖縫紉機追憶時代變遷

      哈爾濱新聞網訊(實習生 劉娜 劉超媛 見習記者 宮雪 記者 耿新 馬田園文/攝)吱吱作響的縫紉機、顏色各異的染色劑,的確良、喇叭褲……據哈爾濱市統計部門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冰城市民的衣著消費已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從當初的“買布做衣”,到如今直接購買成衣;從曾經的一季一衣,到現在的一季多衣;從1981年至2007年,哈市人均衣著支出增長了17.5倍。在近日的征集中,許多與百姓衣著密切相關的老物件,在淡出市民生活許久后再度“現身”,勾起了人們對當年的幸福追憶。

      昨天上午,市民何先生送來了一部珍藏了30年的前蘇聯手搖縫紉機。據何先生介紹,當年物資比較匱乏,商店買的服裝樣式少而且價格不菲,所以幾乎家家都會置辦這樣一部縫紉機,自己買布回家制作服裝。何先生笑著回憶,當年家里不富裕,買回布料媽媽總是先給大哥大姐做衣服,之后兄弟姐妹“從大到小”依次輪替,作為“老小兒”,他幾乎就沒穿過家里做的新衣服,而且衣服輪到自己時總是補丁摞補丁。

      市民李先生送來了幾袋上世紀70年代末的家用染料包。據他講,當年很多人家都是買回染料自己動手翻新舊衣服———先把舊衣服洗干凈,然后將染料包倒在開水里,攪拌均勻后再往舊衣服上涂染。涂染過后,舊衣服重新恢復了鮮艷的顏色,即使不能完全像新的一樣,大家穿起來仍會有種換上新衣服的幸福感。李先生感慨地表示,如今商店里各種衣物琳瑯滿目,人們添衣早已不是單純因為“缺衣”,而是更多出于潮流、個性、搭配等因素。

      如果您的家中珍藏著改革開放后首批私家車牌照、“大磚頭”手機等“寶貝”,歡迎與征集辦聯系。入選物品在公開展出的同時,還將參與“最具價值參展作品”評獎,并獲得相應獎品。

      征集時間:9時至15時(12月10日前)

      征集地址:道里區(qū)友誼路399號報業(yè)大廈11樓1108室

      征集電話:84890516,13704510513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